欢迎您访问,武汉洪房房地产土地估价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
电话:400-018-7237
王万茂先生耕地保护思想管窥
文章来源:本站编辑发布时间:2020-12-01浏览:

耕地保护思想是王万茂先生土地科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耕地保护,王先生发表了一些列文章,其真知灼见产生了广泛影响,有力推进了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完善和耕地保护事业的发展。王先生的耕地保护思想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王先生认为,耕地是土地的精华,除了具有生育功能、承载功能、仓储功能、景观功能等土地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因此耕地是国家发展的资本

耕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如同石油储备和军队一样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存和未来。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已成为困扰多数国家的全球性问题,同时耕地面积及其质量关系到人类食物供应及食物价格,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地位。因此,耕地资源保护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耕地保护作为一个公众目标,已经得到各国普遍认可成为一个世界性运动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耕地资源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水土匹配不协调、优质耕地少等先天性不足,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头等大事,“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命根子”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共识,成为一个永恒的真理。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耕地保护工作,1990年代未又确立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耕地快速非农化的态势依然非常强劲,人地矛盾日益加剧,因此,耕地保护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必须切实加强保护耕地,提出刚性的治本之策

二、数量、质量、生态是耕地保护的核心内涵

王先生认为,耕地保护的最终目的是耕地生产力的保护,耕地的数量、质量及其生态环境禀赋是决定耕地产能的三个核心要素。因此,王先生认为耕地保护应是数量保护、质量保护、生态保护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行动,提出了耕地数量平衡、质量平衡、空间平衡、区际平衡、生态平衡、时间平衡的理念

同时,王先生又特别强调了耕地数量尤其是人均耕地数量的极端重要性,认为数量保护是基础,质量也是通过数量体现和发挥的。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粮食生产状况和粮食总产量与耕地数量、质量尤其是人均数量和质量紧密相关,在一定粮食单产水平下,人均粮食占有量主要取决于人均耕地占有量,世界上人均占有粮食多的国家其人均占有耕地都超过世界平均数的几倍。因此,耕地保护要从总量层面考虑,更要注意从均量层面研究,控制好人均耕地占有量,保证耕地与人口之间的适度比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

王先生认为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种因素。因此,提高耕地保护成效的对策措施,涵盖面也比较宽泛,既有直接对策,也有间接对策。在《经济发达地区耕地保护问题研究主报告》中,王先生系统提出了树立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新思路、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努力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力、节约和集约利用城市建设用地、积极发展土地资源产业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耕地保护对策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协调优化建设用地与耕地数量关系和时空结构的根本措施,是耕地保护的基础保障。我国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就斐然,但仍然存在规划体系不完善、地方政府干预太强、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分配缺少激励机制、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表里不一等缺陷与不足,制约了耕地保护成效。因此,应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完善“指标+分区+公共政策”的规划编制模式,发挥市场手段完善指标分配机制,进一步提高规划在耕地保护中的时空管控作用

制度建设是耕地保护的核心保障,应不断完善农地制度、土地征收制度、土地收益分配政策、公共财政政策等配套机制建设,建立耕地保护的激励机制,加大耕地保护补偿,调动农民、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使耕地保护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王先生认为,土地利用中出现的建设用地增长过快,低成本工业用地过度扩张,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屡禁不止等现象,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利益分配机制和有偿使用费的合理使用问题,因此应加强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稽查与监管,确保其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以及土地整理和耕地开发。此外,王先生提出应不断完善城市发展政策,切实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倒逼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利用率,降低建设对耕地资源的增量需求

土地整理是耕地保护的重要手段,是扩大耕地经济供给的重要途径。王先生认为,农田重划、道路沟渠调整、未利用地开发、废弃地复垦、农村居民点改造等是土地整理的基本内容,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同时,王先生指出田块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应是土地整理的核心内容,特别强调“沟——渠——路——林——田——村”总体规划、综合整治的重要性

四、耕地保护要实行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调控

王先生认为,精细化管理与精准化调控是提高耕地保护效率的重要武器。为此,王先生非常强调耕地保护基础工作的精确性,强调在大比例尺图上开展土地详查工作,强调县级、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数、实地的一致性,呼吁在大比例尺图上(1:5000)编制乡级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尽快编制1:1000的村镇土地详细规划,定性、定量、定位、定序确定每一块耕地的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此外,从系统管理的角度,王先生提出将全国优质的耕地资源划分为国家、省、市、县四个级别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并设置相应机构实施分级管理的设想,以提高基本农田保护成效

随着藏粮于地国家战略的确立,耕地保护已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重要的公共管理事业。新的形势下,王万茂先生认为,全面归纳我国耕地保护的动因、系统分析影响耕地保护的障碍因素、深刻揭示其障碍机理、有针对性地完善与创新耕地保护政策,对提高耕地保护认识、丰富耕地保护理论、提升耕地保护效率有积极意义。这应是吾辈努力完成的工作!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友情链接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8号匠心城1201室
电话:400-018-7237

微信关注